全國服務熱線
0433-285-4646
供應落葉松種子(落葉松籽),落葉松種子的千粒重為 3.5克左右。
落葉松,學名:Larix gmelinii (Rupr.)Kuzen.,為松科落葉松屬的落葉喬木,是中國東北、內蒙古林區以及華北、西南的高山針葉林的主要森林組成樹種,是東北地區主要三大針葉用材林樹種之一。
落葉松的天然分布很廣, 它是一個寒溫帶及溫帶的樹種,在針葉樹種中是最耐寒的,垂直分布達到森林分布的最上限。
落葉喬木,高達35米,胸徑60-90厘米;幼樹樹皮深褐色,裂成鱗片狀塊片,老樹樹皮灰色、暗灰色或灰褐色,縱裂成鱗片狀剝離,剝落后內皮呈紫紅色;枝斜展或近平展,樹冠卵狀圓錐形;一年生長枝較細,淡黃褐色或淡褐黃色,直徑約1毫米,無毛或有散生長毛或短毛,或被或疏或密的短毛,基部常有長毛,二、三年生枝褐色、灰褐色或灰色;短枝直徑2-3毫米,頂端葉枕之間有黃白色長柔毛;冬芽近圓球形,芽鱗暗褐色,邊緣具睫毛,基部芽鱗的先端具長尖頭。葉倒披針狀條形,長1.5-3厘米,寬0.7-1毫米,先端尖或鈍尖,上面中脈不隆起,有時兩側各有1-2條氣孔線,下面沿中脈兩側各有2-3條氣孔線。球果幼時紫紅色,成熟前卵圓形或橢圓形,成熟時上部的種鱗張開,黃褐色、褐色或紫褐色,長1.2-3厘米,徑1-2厘米,種鱗約14-30枚;中部種鱗五角狀卵形,長1-1.5厘米,寬0.8-1.2厘米,先端截形、圓截形或微凹,鱗背無毛,有光澤;苞鱗較短,長為種鱗的1/3-1/2,近三角狀長卵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具中肋延長的急尖頭;種子斜卵圓形,灰白色,具淡褐色斑紋,長3-4毫米,徑2-3毫米,連翅長約1厘米,種翅中下部寬,上部斜三角形,先端鈍圓;子葉4-7枚,針形,長約1.6厘米;初生葉窄條形,長1.2-1.6厘米,上面中脈平,下面中脈隆起,先端鈍或微尖;ㄆ5-6月,球果9月成熟。
生長環境
落葉松是喜光的強陽性樹種,適應性強,對土壤水分條件和土壤養分條件的適應范圍很廣。但落葉松最適宜在濕潤、排水、通氣良好,土壤深厚而肥沃的土壤條件下生長最好,但落葉松在干旱瘠薄的山地陽坡或在常年積水的水濕地或低洼地也能生長,但生育不良。落葉松耐低溫寒冷,一般在最低溫度達—50℃的條件下也能正常生長。
分布情況
中國產10種1變種,分布于東北大、小興安嶺、老爺嶺、長白山、遼寧西北部、河北北部、山西、陜西秦嶺、甘肅南部、四川北部、西部及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及東部、新疆阿爾泰山及天山東部。常組成大面積單純林,或與其他針闊葉樹種混生。均系優良的用材樹種,能耐嚴寒的氣候環境,喜光性強,多為淺根性,生長較快,為上述各產區森林中的主要樹種,也是各產區今后森林更新或荒山造林的重要樹種。另引人栽培2種,作造林樹與庭園樹。
栽培技術
栽培方法 【一】 采種9月人工上樹采摘果枝,將球果露天攤曬、敲打、篩選,然后干藏。 【二】 貯藏10月至第二年3月,短時間內播種可直接干藏,將篩選后的種子適當干燥,置于通風、干燥的室內,第二年春播種前一個月混沙催芽。 【三】 整地3月上中旬,選擇海拔在300米以上的陰坡、半陰坡土質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翻深整平,做1米寬左右的高床或高壟,每畝施廄肥3000公斤,嚴格進行土壤消毒。 【四】 播種3月下旬,種子催芽后可直接播種。否則,要用40℃左右溫水浸種一二天,在溫暖處混沙或鋸末中進行催芽后再播種。開溝條播,灌足底水。每畝播種7至10公斤,用搗細的腐殖質或細沙覆蓋,覆土不能超過0.5厘米,有條件時,最好再覆一層草保墑。 【五】 4月至第二年7月幼苗出齊后,要進行必要遮陰,透光度保持60%左右,進入雨季撤除。6月中下旬和7月上中旬分別間苗2次,最后一次每米播種行留苗100株左右。出苗前始終保持床面濕潤,用噴壺每天噴水2至3次,出苗后可適當減少噴水次數,但不可床面過干。出苗后15至20天,每畝追硫銨5公斤,以后每隔半個月左右連續追肥3至4次,每畝每次追肥量逐漸增加至10公斤左右。7月停止追氮肥,可適量追施磷鉀肥,苗期主要病害是立枯病。 【六】 出圃第二年春季土壤解凍出圃移栽。起苗前3至5天澆水一次,使土壤濕潤疏松,起苗時不易傷根。對主根適當修剪,注意起苗時不要傷頂芽。
病蟲防治 【一】 落葉松幼苗病害 落葉松幼苗病害,主要是立枯病,這是在幼苗出土后發生的一種常見病害,一般在五、六月發生,持續時間較長。其病狀分為猝倒型和根腐型兩種。猝倒型特征是:落葉松幼苗地表根莖部呈輪狀腐爛,幼苗倒伏枯萎。根腐型特征是:苗根腐爛、莖葉枯黃。有的種子幼芽在土壤里就受害腐爛,在被害苗周圍土壤呈輪狀菌絲體。對于這種病害,具體防治辦法有: 1. 種子消毒法。在種子催芽處理埋藏前用賽力散拌種,每50千克種子加0.25千克賽力散,攪拌均勻后,用麻袋蓋嚴,放一夜后,再進行催芽處理。也可以用硫酸銅水浸種,施用比例為50千克種子配以0.5千克硫酸銅。
2. 土壤消毒法。在落葉松苗床覆沙前,把五氯硝基苯攪拌到沙子中,然后均勻撒于苗床上即可。施用量為每公頃18.75千克—22.5千克。 3. 噴藥防治法。波爾多液是防治落葉松幼苗病害效果較好的常用藥,不論發病與否,均應施用。幼苗出土除草后立即噴灑,然后每隔7—10天再噴灑1次,要連續噴灑4—5次。藥液濃度一般是1%—2%,濃度先低—些,以后隨著噴灑次數的增多濃度可以再高一些。波爾多液要即配即用,不可存放時間過長,雨天或苗木莖葉有水時不宜施用,以免降低藥效。
此外,五賽合劑(五氯硝基苯與賽力散以3:1的比例,再加200倍的水配制)、五代合劑(五氯硝基苯與代森鋅以3:1的比例,加200倍的水配制)、代森特(配成1000倍溶液)以及0.5的明礬液等等,對防治落葉松立枯病效果較好。
【二】 落葉松幼苗蟲害
落葉松幼苗蟲害主要有兩種,一是蠐螬(即金龜子幼蟲),多存在于滲水性強、通氣性好的砂壤土中,在土壤干旱時則潛伏在地中,當土壤過濕時則爬到地表。蠐螬在早晨或傍晚啃食落葉松幼苗苗根,致使苗木枯死。它的危害時期主要是在每4年的6—9月間,以8—9月為最重。二是螻蛄,喜棲息在潮濕地。它常在落葉松苗床地里穿通小洞,將土壤掘起,致使落葉松幼苗苗根被拔起而導致幼苗枯死。對于這兩種蟲害,具體防治辦法是:
1. 防治蠐螬危害。 對于蠐螬危害的防治常用有兩種方法。
一是在落葉松苗床翻地前用6%的六六六粉溶液(或六六六粉面劑)混拌沙子或土中均勻施于苗床上,在翻地時將其翻入地內。每公頃用藥量為7.5千克—15千克,切勿過量,而且不宜連年施用,以防產生藥害。
二是當落葉松幼苗發生蟲害時,可在每日上午9時左右,細致檢查苗床,若發現苗梢被拽入地表或苗尖彎曲現象,則要在被害苗木周圍用鐵絲翻找捕捉,或在苗木空隙中摟起一條小土溝,用0.5%的樂果溶液,順溝澆注,然后要及時在小溝中澆水,使藥液擴大滲透范圍,達到毒殺害蟲的效果。用0.1%—0.2%的敵敵畏、敵百蟲溶液噴灑苗木床面,毒殺蠐螬的效果較好。
2. 防治螻蛄危害。
對于螻蛄危害的防治常用有兩種方法。
一是在傍晚時,將毒餌放在螻蛄掘起的通道或洞口處,螻蛄吃毒餌后不能回入洞中,可于次日早。晨捕捉燒掉。毒餌可用敵百蟲、敵敵畏配制。
二是在落葉松育苗地的小道上挖數十個小坑,坑的四邊垂真平滑,下鋪馬糞、上蓋青草,招引螻蛄入內,于翌晨捕殺。施用敵百蟲、敵敵畏毒殺效果良好。
主要價值
落葉松的木材重而堅實,抗壓及抗彎曲的強度大,而且耐腐朽,木材工藝價值高,是電桿、枕木、橋梁、礦柱、車輛、建筑等優良用材。同時,由于落葉松樹勢高大挺拔,冠形美觀,根系十分發達,抗煙能力強。所以,又是一個優良的園林綠化樹種。
還可以制作落葉松阿拉伯半乳聚糖。落葉松阿拉伯半乳聚糖由落葉松屬木材用水或稀堿液浸提加工而得,屬低粘度高分散性樹膠,主要用于醫藥、食品等。